河北经济网 > 三农

力促乡村振兴 邱县补短板增绿色改善村居环境

来源: 河北经济网-河北经济日报  
2020-07-29 12:22:01
分享:

  邱县补短板增绿色改善村居环境

  全县村庄绿化率达37%,70%村达到省级绿色村庄标准

  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霍飞飞 刘龙)今年以来,邱县坚持全域推进、示范打造、专项整治相结合,统筹推进全县农村垃圾不落地、厕所改造、小街巷硬化、残垣断壁清理、空闲宅基清理、坑塘治理、美丽庭院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8项重点工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力促乡村振兴。

  增强乡村田园“绿色”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邱县香城固镇西临河村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中来,主动拆除了自家废弃的房屋,整理闲散宅基,因地制宜建成一处处“菜园”“果园”“游园”,成为村内一道道美丽的景观。

  近年来,邱县全域推开“空心村”治理,从开展“两改一清一拆”到推进“五清三建一改”,“建、用、管”齐发力,彻底告别了“群众看在眼里脏得慌、晚上走路瘆得慌、危房危险怕得慌”的历史。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邱县全县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县四套班子领导、镇村干部带头深入乡镇、村,到村参加义务劳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感动了群众,也带动了群众,让群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跟着干”变为“比着干”,形成覆盖广、持续时间长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

  全县累计清理空闲宅基7500处,建设小菜园4200处,小游园820处,小果园1300处。

  小垃圾桶“两色”分类

  在邱县,每天各家各户将已经分类好的生活垃圾送到门口,保洁员再进行二次分类,将可腐烂垃圾投入村外阳光堆肥房回收再利用,有毒有害和其他垃圾集运至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垃圾从出门到进入最终处理环节全程不落地。

  目前,邱县引进德昂保洁公司,农村生活垃圾保持日产、日清运、日处理,实现了农村环卫保洁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全覆盖。

  为进一步让广大居民养成自觉环保意识,减少“有害垃圾”污染,该县还创新推行“塑料垃圾换鸡蛋”“废旧电池换新电池”等“垃圾换物”环保模式,群众通过收集废弃塑料袋、废旧电池,可到指定地点兑换鸡蛋、油盐等物品。通过县财政投入,形成“群众收集、村兑换、县统一集运处理”的长效机制,既减少环境污染,又提升了群众环保意识。

  “五图四色”做保障

  为推进工作高效开展,邱县创造性地实施“五张图”工作推进法,通过把人居环境整治中改厕、污水管控、美丽庭院、五清三建一改、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等易量化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以不同图例分组在图上标注,形成五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示意图,以图晒成绩、晒进度、找差距、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精准落实,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直观、简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管理新模式。

  实施“四色法”管理,建立工作清单,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何时干成“四个干”,以“绿白黄红”四色标示进度快慢,督慢促后。

  邱县还坚持以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选好带头人,配强领头雁,使每个村都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队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创新推行“胡同长制”,全县设立5619名胡同长、706名楼道长,实现了网格管理全覆盖,打通了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的“最后一米”。

  变得是容貌,美的是环境,富的是乡村。邱县在清理空闲宅基的基础上,加大土地规模流转力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壮大现代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红薯种植6万亩,发展苗木、花卉、蔬菜、中药材、经济林等6万亩,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建成段寨红薯小镇、古城营荷塘小镇、礼村桃花小镇等“田园综合体”8个,农村群众改善人居环境更有底气、更可持续。

  截至目前,邱县全县村庄绿化率达到37%,70%村达到省级绿色村庄标准;主次街道硬化率均达100%;创建美丽庭院26785个,其中精品户10740户,占全县总户数60.1%和20.5%。

关键词:绿色 村居 环境责任编辑: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