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网 > 产经

【抓“六稳”促“六保”一线看落实】河钢唐钢新区:渤海之滨崛起“未来工厂”

来源: 长城网  赵晓慧 牛卫星 魏清源
2020-09-16 11:26:00
分享:

河钢唐钢新区厂区全景。

  长城网记者 赵晓慧 通讯员 牛卫星 魏清源

  风从海上来,潮涌渤海湾。

  9月7日,随着随着1号2922立方米高炉成功点火,河钢唐钢新区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河北钢铁产业区位调整取得关键性突破,面向未来、向海图强的集结号由此吹响。

  布局,开启未来

  新建成的河钢唐钢新区紧邻京唐港。站在京唐港4号码头,一个现代化的联合企业尽收眼底。全封闭无泄漏皮带机运输通廊实现了码头与新区原料场无缝衔接,前港后厂,车船直取,紧凑的工艺布局构建起高效节能的优势,极大节约了物流运输成本。与此同时,生产出的成品直接装船出海,更快速地交付给用户。

  布局,带来效益,更开启未来。站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高度,河北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是事关全局的一盘棋。

封闭式无泄漏皮带运输通廊。

  对河钢而言,区位优化,不仅是自身阶段性发展面临的挑战,更是事关未来的时代命题。“下好先手棋,首要任务在于看大势,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属性和走势,从而掌握主动权”,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用五个“立足”诠释了河钢调整布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立足企业看,地处京津冀城市中心,整体环境容量受限,发展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区位调整,不仅可以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且通过资源置换,让布局结构、产品结构、财务结构得以优化;

  立足城市看,为中心区域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城市和钢厂矛盾的焦点将会彻底化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立足行业看,钢铁产业即将进入个性化、定制化的高质量发展时期,未来势必会倒逼总量布局调整,先行一步,是面向未来,谋求主动的必然抉择;

  立足世界看,未来的钢铁势必更经济、更环保,沿海布局,物流运输成本具有天然优势,对已充分融于市场的钢铁企业意味着核心竞争力;

  立足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看,抓住机遇期和窗口期,融合世界最先进理念和技术形成后发优势,在一张白纸上更容易绘出最优的蓝图。

智能无人化综合原料场。

  布局有序,落子有声。河钢唐钢新区创新建设思路,拓宽投资渠道。引入专业化的公司开展社会化投资合作,通过赋予投资者经营权或者股权,实现了建设与使用主体共享共赢,国内同等规模项目建设投资最优、效率最高。

  因时而谋,谋定后动,在冀东的这片沿海滩涂上,河钢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将“蓝图规划”一步步变为“现实画卷”,向世界递出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河钢唐钢新厂区一角。

  绿色,点亮未来

  身处厂区,随处可见的是如同巨龙一般的全封闭通廊和介质管道,通廊将原料和产线连通,海上运来的物料,焦化厂的焦炭、自有矿山的铁矿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厂区直接投用到生产中。

  河钢唐钢新区动力部部长庞得奇告诉我们,全工序封闭式皮带机通廊48公里,管道总长271公里,物料采用封闭式无泄漏管廊运输,从根本上杜绝了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传承“世界最清洁钢厂”的基因,从设计、施工到经营,河钢将绿色铺展成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河钢唐钢新区执行最严格环保标准,所有排放指标比目前行业最严的“唐山市超低排放标准”再降10%。首次实现能源、环保、动力远程集控,通过全区域覆盖,实现全流程的超低排放。

  钢渣处理是传统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现场环境最难控制的环节之一。河钢唐钢新区采用新一代辊压热闷处理钢渣技术,使钢渣处理过程粉尘排放浓度达到10mg/m3以下,实现了钢渣100%综合利用。

整洁的高炉平台。

  采用了脱硫脱硝等130多项国内最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实现了生产单元烟气全净化和污染物高效处理。

  针对项目建设中环境除尘、钢渣处理、能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重点项目,河钢唐钢新区创新投资方式,引入专业化的公司开展合作,实现了合作双赢。

  节能是更高标准的环保。新区按照循环经济构建全流程能源转换体系,实现了余热、余压的高效能源转换,构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废水实现零排放,固废危废全部做无害化处理,利用余热余能余压发电,自发电率将达到90%。每年利用钢厂余热余能,可满足建筑面积500万平米的居民采暖需求。回转窑建成后,不仅实现内部尘泥的资源化利用,也将面向附近区、县及钢铁企业开放,承担起固废资源化的社会责任。一项项绿色环保领域的“首发首秀”,标注了行业绿色发展的新高度。

河钢唐钢新区数字化管控大厅。

  智能,引领未来

  在河钢唐钢新区200多平米的生产指挥大厅,三块巨型屏幕实时显示着包括能源环保、生产运行、物流状态、订单执行等信息。这里被职工们形象地称为企业的“大脑中枢”,指挥着全厂的生产运营。

  “新区构建起了全流程一体化的生产管控系统,生产业务单元生产管控全部可视化数字化,将实现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全智能模式。” 生产制造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田伟说。 

  走进这座现代化钢铁之城,智能无人化料场、仓储区无人天车、产线工业机器人、作业工序集中管控……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

  从规划之初,河钢唐钢新区就按照最先进智慧工厂的架构进行设计,河钢与华为、西门子等行业翘楚携手合作,应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模型等先进技术,倾力打造国内钢铁行业首个覆盖全流程的数字化平台。

  仓储区的综合原料场,开创了行业全智能料场的先河,料堆可视化、堆取料智能调度、原料全程追踪、智能排程、配料数字化管理等先进技术,实现受卸、储存、配料、筛分、输出等智能化作业。

  走进炼钢区域,平台见炉不见人。操作工在主控室通过电脑画面数字化操作,自动炼钢、自动出钢、自动溅渣,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控制。

河钢唐钢新区数据中心主机房:为智能制造提供精准数据分析。

  在三个智能检化验中心,机器人完全取代了人工检化验。铁钢检验中心和成品检验分析中心里,样品装入“送样器”后通过风动送样系统像炮弹一样瞬间送到实验室,机器人在180秒内就可以将检验数据上传到系统,自动完成所有的检验分析工作。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在加速钢铁工业实现“柔性制造”模式,实现用宏观大数据指导微观生产。在产销系统平台上,订单信息输入后,系统自动根据整体生产的成本消耗和市场价格测算出指定品种钢材的效益情况,制造部门也就可以根据测算结果选择效益最大化的订单优先组织生产。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生产制造部副部长张永顺感慨地说:“先进的智能检化验彻底避免了人工干预,实现了精准客观的数据分析和上传,不仅更高效,而且更可靠。”

  钢铁气质,因数字而变。河钢唐钢新区数字化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生产组织的灵活性,赋予钢铁制造全流程巨大的潜力,也带给企业面向未来更多的期待。

2050毫米热轧生产线。

  品牌,拥抱未来

  对于河钢唐钢新区技术创新部部长杨晓江来说,最大厚度达15毫米、最高强度级别1200MP推拉酸洗产品,此前只是专业书上的一个数字,还没有先例。随着河钢唐钢新区的建成和投用,以高强厚规格为主的推拉酸洗产品将成为其“王牌产品”之一,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一个产品,折射出河钢唐钢新区瞄准高端、定位高端、发力高端的蓬勃脉动。

  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河钢唐钢新区建设12个专业实验室和280余台套高端检测分析设备,构建起一流国家级汽车板实验室,可以满足全品种全规格汽车板研发检测和认证需求。

  与强者为伍,与西门子、普锐特、西马克等世界一流企业合作,采用238项行业前沿的新工艺、新技术,集合形成高级别、高强度、高品质薄板材及长材生产制造流程,使整个生产链条具备强大的后发优势。其中,汽车大梁钢800L、集装箱板Q700级别产品、1400MS级别热轧马氏体钢、1500MS级别冷轧马氏体钢等产品,均为行业最高等级产品。

1号2922立方米高炉。

  按照规划设计,新区热轧产品的高端品种钢比例将达到87%,其中管线钢生产能力可以达到X100强度级别,厚度可以达到25.4mm,技术创新部工程师张道良告诉记者,X100管线钢的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使长距离油气管线成本节约5%~12%,主要体现在节约材料、提高输送压力、减小施工量、降低维护费用、优化整体方案等方面,其中25.4mm的壁厚代表同类产线顶级水平;冷轧产品的高端品种钢比例将达到76%,河钢唐钢新区将按照集团确定的精品差异化战略,定位高端产品和高端客户,包括被誉为汽车板“皇冠上的明珠”的O5宽幅面板和超过1000MP的高强汽车用钢将成为新区的主打产品。

  杨晓江告诉记者,投产前,已经有一些高端汽车厂家抛来“橄榄枝”,表示了合作的意愿。这令大家非常振奋,“客户的看好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这源于河钢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源于企业的技术积淀,也源于河钢唐钢新区的自身优势和巨大潜力,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关键词:河钢唐钢新区,智能化,未来工厂责任编辑: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