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协同 优势互补 活力澎湃

来源: 河北经济网  
2024-05-13 08:01:39
分享:

  本报记者 刘朋朋 弓幸民

  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的重要方向。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站上新起点,三地立足自身禀赋,携手“燃”动新质生产力引擎,协同创新风生水起,产业链条优势互补,发展动能活力澎湃,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目标迈进。一季度,河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主要指标稳中有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门红”。

  产业承接 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牛鼻子”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来往穿梭……初夏时节,雄安新区启动区建设热火朝天,一个个地标性建筑加快崛起。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力提速,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已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源自北京的3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雄安注册,拉动这里的产业以“质”竞速,向“新”布局。

  是什么,让这片神奇的土地拥有如此的吸引力?

  “我们新建的高标准厂房,通过三年免收租金、两年减免租金等方式吸引企业。”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发展高新产业的平台,这里已吸引多家芯片设计、无人驾驶研发等企业入驻。

  开放创新的环境和广阔的示范应用场景,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干事创业的同道者。

  不只在雄安,河北各地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做好服务搭好平台——

  精心培育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渤海新区等重点合作平台,重点项目纷至沓来。

  主动对接“跑部进京”——

  全省各地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进京主动对接央企、对接部委。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连续两年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之“优”谋经济发展之“进”,努力让河北真正成为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全域对接、全面承接。如今,河北承接京津转入的基本单位已达4.3万家,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持续增强。

  协同创新 京津成果加速在河北孵化转化

  走进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在保定中创燕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高散热氮化铝陶瓷基板,厚度仅0.5毫米、长宽各120毫米。”公司总经理孙永健说,这块陶瓷片能为一盏400瓦的LED灯提供散热,主要用于5G基站、高铁、新能源汽车等大功率的高频封装器件。

  这块比指甲还薄的正方形陶瓷片是历时7年自主研发的高散热氮化铝陶瓷基板,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目前,该公司又在向AIN多晶复合衬底技术发起科研攻关。

  中创燕园的成功实践不是个例。如今,越来越多的北京研发成果在河北成功转化。

  作为北京中关村的第一个京外机构,保定中关村已吸引包括中创燕园、思瑞恩新材、用友网络、华凯光子在内的300多家知名企业或机构注册办公,并基本形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新能源及智能电网三大产业微集群。

  一个中关村,花开京津冀。中关村企业在津冀累计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万家。

  乘着协同发展的东风,河北主动对接京津,集中打造“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同时持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强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服务,举办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不断提升京津冀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4月27日,京津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上线,首批共337个京津冀地区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创新和科技服务四类平台及产业空间载体集中呈现,为协同发展“精准导航”。

  数据显示,2023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10亿元,增长1倍以上。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河北正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速自身发展。

  串线成链 “链”出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赛道

  根据2023年底京津冀首次联合发布的跨区域产业链图谱,三地将共同打造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6条产业链。

  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互动频繁,一体化发展机制日益完善。三地工信主管部门联合成立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实行轮值组长制,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产业协同推进格局。京津冀三地共同培育的6条重点产业链,链群协作已见成效。

  着眼于彼此优势,河北牵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两条产业链的打造,唐山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特种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全国“领跑”。

  4月23日,一场京津冀粤机器人项目资本对接暨产业链招商活动在石家庄高新区举办,京津冀与大湾区机器人领域产融合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马越表示,近年来,我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以唐山、廊坊、石家庄为主要集聚区,初步构建了涵盖上游关键系统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下游机器人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条。核心技术不断创新,集链成群加速发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解锁,河北机器人产业发展浪潮奔涌。

  从协同创新,再到产业一体化,京津冀产业协作的“手”越牵越紧。

  一个个产业项目的对接,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转化,一次次主动用心的奔赴,一步步大胆的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幅最初的“大写意”,已被精雕细琢成生动的“工笔画”。

  “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新的起点, 逐梦而行,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故事将更加精彩。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业 责任编辑:袁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