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邀请深信服、浪潮集团工程师来学校为计算机技术系学生讲授真实的项目。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石鹏飞
截至7月1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89.16%;2025届毕业生,已有20%被宝钢股份、首钢、南钢等企业预定。明年即将毕业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已有1/4被宝钢、首钢、万华、中建科等企业预定。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普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这家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为啥这么走俏?近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为您一一揭秘。
校企联动,真实项目练就过硬本领
唐浩珍是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合作商新龙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师,自打2022年起,他就每周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给计算机技术系学生上几节课。
像唐浩珍一样,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派出4名工程师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授课。
学校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基地,建立应急响应中心、安全GPT实践中心、攻防对抗中心等。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技术系学生在实训教室上课。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我们的授课内容是网络安全大数据分析及安全威胁感知系统、互联网边界安全检测平台、信息资产安全管理及通报预警系统等。”唐浩珍告诉记者,他的授课对象一般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知识、系统操作基本技能。
2021年1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经教育部批准设立,3年来,学校积极对接区域先进钢铁、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工业主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设置了32个职业本科专业。
该校计算机技术系坚持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企业紧缺人才需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智化升级为突破口,与浪潮集团、国创机器人创新中心(哈尔滨)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顶尖科技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开展科研攻关。
浪潮集团是我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学校与浪潮集团共建“浪潮产业学院”,在大数据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三个专业实施了浪潮企业工程师培养计划,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控制系统、大数据实训平台”等实训平台。浪潮集团工程师全程参与软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把最新软件开发场景和最新开发技术引进课堂,促进软件开发现场与教学现场无缝对接。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技术系主任于丽娜介绍学生在校就能接触到企业的真实项目。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在该校计算机技术系主任于丽娜看来,学生毕业后上手快的秘诀就是,学生在校能参与真实的项目,增加了学生的经验。“我们学校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合作,将真实项目转换成教材,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
目前,该校计算机技术系70名在读的本科生已被华为、浪潮、优必选、深信服等知名企业全部预定,学生主要在合作伙伴的上下游企业就业,每名学生有1:5的岗位可供挑选。
对接需求,为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与普通高校本科生培养卓越工程师不同,职业院校本科生培养的是现场工程师,定位为“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注重的是会操作智能化设备、能改进工艺流程,高端产业应用方面能创新突破、快速转化,综合素质更强。
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新材工坊”,材料工程系学生在做试验。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学校与河钢集团、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等多类型省级技术研发平台,开展硕士联合培养,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科研全流程。
该校建立的“新材工坊”,颠覆了记者对职业院校的认知。
在这里,学生全程参与科研项目,提升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定制化人才培养机制。记者采访时碰到了学生郭鑫鹏,他正在检测剪碎的金属片,分析晶体元素。在校期间,他一直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新材工坊”的科研项目。2024年,他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
据悉,“新材工坊”依托金属材料博士研发团队建立,现有研发人员31名,其中博士9名、硕士20名。基地主体设备由博士团队自主设计研发,服务于河北省钢铁冶金行业转型升级和新材料产业。“合金深过冷快速凝固制备研究,采用模拟外太空失重条件下合金制备,开发的超细晶粒钢,性能是普通钢材的7倍,可以实现汽车轻量化。”该校材料工程系老师潘恩宝介绍说。潘恩宝是学校引进的一名东北大学博士。
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绿色钢铁智能生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为学生授课。王永忠 摄
学校毕业生抢手,与学校拥有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息息相关。学校建有绿色钢铁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都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场景。
在绿色钢铁智能生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配备高炉炼铁虚拟仿真平台,实时采集钢铁企业真实生产数据,可高度还原生产项目。
“在这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观看认知模块、生产现场视频,熟悉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了解试验原理,通过数据软件模拟系统,理论知识与真实生产场景之间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该校材料工程系老师潘恩宝说,“而且,我们的实训基地是对社会开放的,不仅用于本专业学生及冶金院校学生开展钢铁生产全流程实习实训,而且为河钢集团、敬业集团等企业提供员工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学校依托“新材工坊”,为企业提供工艺优化、技术研发等服务37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6项。依托绿色钢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敬业集团等30余家钢铁企业开展“菜单可选式”企业员工培训,累计培训服务21万余人次,打造了冶金服务品牌,得到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