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讯(通讯员 闫圣丽)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农资产品销售进入旺季。近日,河北省安国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专项治理行动,全力护航春耕生产。
在农资经营门店,执法人员着重查看了农药分区摆放情况,确保各类农药按照规定分类陈列,便于消费者选购和管理。同时,检查了经营店铺的证照是否按要求上墙公示,以保证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针对农药产品,执法人员细致核查农药标签,重点检查标签上是否规范标注有效成分、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的准确标注对于农户正确使用农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避免环境污染至关重要。若标签信息不规范,农户可能因误判而错误使用农药,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还可能对农作物、环境及自身健康造成危害。
对于化肥产品,执法人员主要查验是否具有合法的登记证号。合法的登记证号是化肥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没有登记证号或登记证号虚假的化肥产品,其质量难以保证,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假劣农资一旦流入市场,进入农业生产环节,将会给农民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不仅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能对土壤、水源等农业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破坏。”安国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马宁说。
据了解,自2月中旬以来,安国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集中执法力量,开展农资打假护农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维护农资市场安全。同时,执法人员向农民群众宣传农资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群众识别真假农资的能力,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用种、用药、用肥安全,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