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 助力地方经济建设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2024-04-26 09:19:48
分享:

  □孙雪 孙志勇

  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数量已经超过1000所,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任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直是我国推进经济建设的理念共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数量已经超过1000所,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任务。基于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政策条件下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拓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功能,成为地方建设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愿景共建:树立正确服务地方建设意识,联通人才供需轨道。建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地方建设需要的共同愿景,需要依靠政策支持,厘清地方建设所需的人才,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要求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不同地方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其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因此,每个地方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科研活动中必须紧密地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地方经济建设紧缺的人才。

  优化布局:根据地方经济建设调整专业学科。学科优化布局是一个动态过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动根据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通过凝练学科方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学科交叉、推动校企合作来进行,以推进学科机制创新,破除学科壁垒,优化学科结构。尤其要积极发展行业背景良好、社会发展急需、具有一定基础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并围绕“应用型”的办学定位,适度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逐步打造学科方向明晰、梯队结构合理、发展平台宽厚、研究特色鲜明、学术氛围浓厚、优势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学科结构体系。另外,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的意识,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提高专业结构和地方产业结构的适应度。

  科研赋能:科学技术助力地方建设强袭前进。首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对接地方建设需求,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作为扎根区域发展的教育类“智库”,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建设发展的视角,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建设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地方建设相关研究项目,深入了解地方建设现状、问题与需求,为地方建设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既能够促进地方建设发展,同时能够提高地方建设的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一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项目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主动把握地方建设发展特色和实际状况,充分发挥院校特色和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应用研究,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研究成果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升科研成果的应用水平。其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增强地方建设研究力度。地方应用型院校要以地方建设发展需求为导向,建设新平台、研究智库,围绕地方建设中重难点、前瞻性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为服务地方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如设立地方建设研究院、地方建设研究中心等。同时,高校要组建专业化的科研团队,深入一线,通过开展调查研究、编写教材、发布地方建设政策研究报告等方式,帮助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最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要素,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了解地方建设发展需求、资源投入等情况,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从而增强地方建设研究水平。

  协同创新:契合地方重大战略性需求,形成新生长点。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需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动融入地方自主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地方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特别要面向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就目前河北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加强与京津的经济合作,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环保共治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到突破口,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师资重组:打造能够服务地方建设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科技攻关、校企合作等方式服务地方经济,而这些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技能型教师队伍。因而,学校应围绕重点学科与优势专业培养科研带头人,不断提高学校服务地方建设的能力。比如,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进企业、进基地,参加专项技能学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再如,学校可以将教师的职业技能资格与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等进行挂钩,提高教师参与职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要求新进教师在校内实训中心兼职实习助理,或者让新进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此外,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将教师的社会服务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岗位津贴相挂钩,以提高教师服务地方建设发展的积极性。

  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加强校地联系。高等院校相比地方企业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如图书馆和实验室等,高校将优质的资源共享是回馈社会的有效途径。如高校的图书馆是海量知识的宝库,而企业是不可能拥有这些图书馆的,适当开放图书馆给当地的企业员工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知识更新和提升的渠道。同时,实验资源的开放共享可以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增加与企业的交流并促进和提升高校自身实验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高校和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关键词:人才 责任编辑:赵晓峰